旋光仪主要由光源、起偏器、样品室、检偏器和检测系统等几部分构成。光源通常采用钠灯,因为其发出的黄光波长稳定,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。起偏器用于将光源发出的自然光转化为平面偏振光。样品室用于放置待测样品,样品中的旋光性物质会使通过的偏振光旋转特定角度。检偏器则用于分析经过样品后偏振光的旋转情况。检测系统(如光电倍增管或CCD传感器)捕捉到的信号被转换为电信号,进而计算出旋光度。
旋光仪的维护保养方法如下:
1.环境要求:应放置在通风干燥、温度适宜的地方,避免受潮发霉。
2.使用时间控制:连续使用时间不宜过长,一般不超过4小时。若使用时间较长,中间应关熄10-15分钟,待钠光灯冷却后再继续使用,或用电风扇吹打,以削减灯管受热程度,防止亮度下降和寿命降低。
3.仪器清洁:定期进行清洁,包括内部和外部。清洁外部时,可使用干净的棉布或吸尘器除尘;对于仪器表面和显示器,可用少量清洁剂做清洁处理,但不能使用含有酸、碱或含有磨料的清洁剂;清洁内部时,需使用干燥、干净的无纤维棉布擦拭,特别是光学系统,要去除手指印、天然油脂、油渍等污垢,但不能使用有机溶剂或酸碱类清洗剂。
4.零件检查与更换:定期检查和更换旋光仪的零件,如灯泡、样品盒、温度计等消耗品,以保证仪器的正常使用寿命和准确性。在更换零件时,应使用与原始配件相同的品牌和型号。
5.校准与检查:定期对旋光仪进行校准,以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。例如,需要对仪器中的光源进行校准,确保其强度和波长的稳定性;同时,也需要检查和校准仪器内部的温度、湿度、电源等参数。此外,还需检查仪器的各个部件是否存在损坏或磨损,如发现问题需及时更换或修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