氨基酸分析仪是一种用于测定食品、饲料、生物样品等中氨基酸含量的仪器,自动进样器支持多样品连续分析(如1500 μL样品瓶),部分型号可实现柱前衍生自动化;检测模块:茚三酮衍生法为主,搭配紫外/可见光检测器;新型仪器可能采用积分脉冲安培检测器,提升灵敏度;数据处理系统:实时记录色谱峰并计算浓度,支持保留时间重现性(CV<0.3)和峰面积精度(CV<1.0)。
氨基酸分析仪的测定步骤:
1.样品处理:
-游离氨基酸测定:若测定样品中各种游离氨基酸含量,需先除去脂肪杂质,然后直接上柱进行分析。
-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测定:若测定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,样品必须经酸水解,使蛋白质变成氨基酸后,再上柱进行分析。一般使用6mol/L的盐酸,在110℃左右水解22-24小时,水解后需将水解液过滤、定容。
2.上柱分析:
-将处理好的样品上柱,上柱的样品量根据所用自动分析仪的灵敏度来确定,一般为每种氨基酸0.1μmol左右(水解样品干重为0.3mg左右)。
3.洗脱与分离:
-开启仪器,设定好洗脱液的流速、温度等参数,使样品中的氨基酸在离子交换柱中进行分离。不同的氨基酸在离子交换柱中的吸附和洗脱能力不同,从而实现分离。
4.衍生反应:
-氨基酸从离子交换柱中洗脱出来后,与茚三酮溶液发生颜色反应,生成紫色或黄色的化合物。
5.比色测定:
-在特定的波长下,对生成的化合物进行比色测定。一般来说,紫色物质在570nm波长下进行比色测定,黄色化合物在440nm波长下进行比色测定。
6.数据处理:
-仪器会根据比色测定的结果,自动计算出样品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,并给出相应的数据报告。
氨基酸分析仪的选择与维护要点:
1.仪器选型:根据检测需求选择阳离子交换(常规分析)或阴离子交换系统(无需衍生),关注检出限、通量和自动化水平。
2.日常维护:定期清洗色谱柱、校准检测器,避免缓冲液沉淀堵塞流路;使用脱气装置防止气泡影响分离效果。